帶量采購中標企業中報遭遇壓力考:銷量增加 收入卻未同步
去年12月,正大天晴旗下乙肝藥“潤眾”分散片以降價九成奪得“4+7”帶量采購試點地區公立醫院獨家供應商資格。這樣的暴降,讓這款產品瞬間在市場中一炮而紅,同時也從側面體現彼時企業間角逐中標資格競爭到底有多激烈。
今年3月份起,11個試點城市的公立醫院開始執行帶量采購,且至今實施了數月。從一些中標上市藥企目前披露的半年報業績情況來看,此番帶量采購中,企業雖然通過降價換來了大范圍的銷售市場,但也因降價幅度過大,銷售收入又受到制約。這場帶量采購,一場對中標企業的控制成本能力考驗也拉開了帷幕。
制約銷售收入
本輪“4+7”帶量采購,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1個試點城市在內的所有公立醫院作為采購主體,集中采購25個藥品。經過去年12月的激烈角逐,以及大幅度的降價,共有20家藥企獲得本輪帶量采購獨家中標資格。
這輪帶量采購,讓中選藥企的市場份額有了明顯提升。
科倫藥業(002422.SZ)在近期的半年報中表示,“百洛特”作為公司第一個也是同領域第一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在4+7帶量采購中標后,迅速覆蓋了11個重點城市的200多家三級醫院,對整體銷售增長促進明顯,上半年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7.14%,同時,隨著福建、河北等省份聯動4+7中標結果和帶量采購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公司的市場份額還將進一步提升。
但與此同時,對中選藥企們的考驗也出現。在角逐帶量采購中標資格過程中,華海藥業(600521.SH)是最大的“贏家”,公司旗下共有6個產品中選。由于華海藥業的銷售市場主要在海外,這次帶量采購,被公司視為是一次開拓國內市場的好時機。但從公司8月30日披露的半年報來看,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53億元,僅同比增長4.50%。對此,華海藥業解釋稱,國內制劑 4+7 帶量采購中標產品銷售數量大幅增長,但價格相對較低,收入增幅較小。
華海藥業呈現的現象并非是孤例。近期,正大天晴在港上市的母公司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披露的半年報亦顯示,今年上半年,“潤眾”分散片的銷售額約16億元左右。對比去年同期,該產品的銷售額反而減少了約1.74億元。
“‘潤眾’分散片中選帶量采購后,雖然銷售量增加了,但由于單價降幅過大,從而制約了整體銷售收入。”正大天晴一高管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另外,信立泰(002294.SZ)的核心產品——泰嘉,也成功中標“4+7”帶量采購。信立泰在近期發布的半年報中表示,“泰嘉”中標后,解決了一些過去銷售中長期存在的瓶頸問題。不過,公司總體收入表現來看,似乎還是有些不理想。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56億元,僅同步增長3.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3億元,反而同比下降19.90%。
成本控制是關鍵
在近日剛剛結束的第36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平安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葉寅對第一財經記者等在場人士表示,過去在我國藥品的定價上,醫保雖作為支付方,但長期沒有話語權,醫保的這種缺位也導致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在藥品招標環節過程中,都沒有辦法將藥品價格中的中間環節費用“砍掉”,這一輪的帶量采購可以真正擠掉藥價的中間水分。
此次入圍帶量采購的25個品種中選價平均降幅在52%左右,降幅程度超出了市場預期。從目前中標上市藥企的半年報來看,帶量采購對企業的利潤空間壓縮明顯。
“企業不參與中標的話,會面臨生死存亡考驗;中標了,起碼還有錢賺,只不過現在賺的錢少了。這一次的帶量采購,讓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國產仿制藥與進口原研藥有了同臺競技的機會,并且獲得醫保支付的標準也是一樣的。國產仿制藥通過低價,換到了市場份額。但對于國產仿制藥來說,在保證質量合格的同時,要學會控制成本;如果無法控制成本的話,要盡早開始學會轉型。”西南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陳鐵林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繼首批帶量采購后,第二輪國家帶量采購箭在弦上。從近期市場傳出的國家醫保局關于藥品“4+7集采擴面企業座談會”紀要的情況來看,帶量采購仍鎖定25個品種,但集采的范圍要聯動至全國,且將在明年上半年開始執行。而政策或也在做調整,如原來的“獨家中標”改為“多家中標”,引入適度競爭,緩解獨家供貨壓力。
業內也預判,雖然隨著第二輪帶量采購招標政策改善,藥品降價幅度或有所收窄,但從長期看,仿制藥已進入微利時代。
山西證券表示,仿制藥正面臨行業洗牌期,產品質量、成本控制仍是企業生存關鍵點。
“帶量采購將帶來行業大規模洗牌,我們企業面臨的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隨著大環境的改變,我們除了要適當調整招標競價策略,也要適當調整公司的經營戰略。行業未來是大浪淘沙,那些可以控制成本、經營效率高的創新藥企以及高質量的仿制藥企有望脫穎而出。”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孔泰表示。
責任編輯:露兒
-
編外人員被收保證金?醫院取消編制大勢所趨
看到一家縣級醫院向編外人員收取5000元工作保證金,限時不交清者,醫院不再使用,老徐認為:編制制度或早已不適應醫院發展需要了。...
-
三甲醫院:8個藥詢價 要求至少穩定供貨半年
三甲醫院:供貨不穩定,踢出一年。...
-
5省497名執業藥師掛證被查實
今年“3?15”后,執業藥師“掛證”問題引起全社會關注,按照國家藥監局要求,自2019年5月1日起,各省級局組織對行政區域內的藥品零售企業開展監督檢查。...
-
又一大藥陷入致癌風波 多家外企全球召回產品!
一些雷尼替丁藥物又被查實含有NDMA雜質,目前山德士、葛蘭素史克、印度瑞迪博士藥廠均已停止雷尼替丁的供應并召回!...
-
大洗牌!國務院檢查組,進入醫療器械企業了
國家嚴懲在醫療器械購買、銷售、納稅...等多個環節的違規情況。...
-
4+7全國擴圍,中標結果流出
大跌眼鏡!4+7全國擴圍結果出爐,有外企低價入圍,部分原中選藥企落標,多個品種再次刷新底價!...
-
國務院發文:醫械行業,篩選重點企業監管
當監管方式越來越科學,不合規或打擦邊球的械企面臨的壓力就越來越大。...
-
報告顯示:多數醫生不再愿意接待醫藥代表
報告顯示,醫生不再愿意接待醫藥代表,醫藥代表的必要性在降低。...
-
750家醫藥企業,最新離職率公布
2019年1月到6月的市場薪酬數據白名單公布,其中醫藥行業的行業增長和薪酬增長都維持穩定的高位;此外,報告采集了750家醫藥公司的數據,醫藥人的平均離職率僅為5.91%,為所有行業中最低的。...
-
63個藥,底價曝光(附名單)
(9月6日),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網發布《關于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擬備案采購產品最低外省及擬掛網價格公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醫藥業平均月薪公布 仍是最好的就業去向之一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醫藥行業平均月薪為1.03萬,同比漲幅較大,為11.75%,僅次于公用事業等行業,排名第六名。...
-
藥店GSP證書要撤了 一大波檢查員正在趕來
多省藥監加緊培訓GSP檢查員,培訓內容涉及GSP認證取消后的監管。撤出藥店GSP證書加速,接下來,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將替代所有證書。...